|
首頁
|
網站導覽
|
相關網站
|
連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行動版
|
English
|
進階查詢
熱門點播
最新上架
Live節目表
使用說明
常見問答
全部
電視新聞
戲曲節目
廣播節目
戲劇節目
人物傳記
記錄片
留聲迴音
人文關懷
文學藝術
寰宇世界
健康人生
財經管理
公益影片
活動論講
全部
電視新聞
台視新聞
大愛新聞
華視新聞雜誌
國圖國際媒體報導
戲曲節目
歌仔戲
客家戲曲
京劇
其他地方戲曲
北管曲牌
愛國歌曲
南管
廣播節目
人物專訪
名人演講
兩岸論壇
國語廣播劇
歷史人物廣播劇(國語)
歷史人物廣播劇(閩南語)
小說選播(國語)
國家圖書館 空中博覽會
國圖不遠 近在眼前
戲劇節目
中外電影
電視劇集
傳統戲劇
人物傳記
作家身影
藝壇大師
政界風雲
財經人物
科學巨擘
其他人物
大愛人物誌
歷史人物
記錄片
臺灣原住民
王璞先生之作家錄影傳記
大愛全紀錄
環境生態
王璞先生拍攝藝文活動紀錄片
客家在後山-韓筆鋒導演作品系列
臺灣客家-彭啟原導演系列作品
實況─外賓訪華紀實
實況─反共義士講話
實況─黨政會議
匠人魂
記錄片
留聲迴音
名人訪談與講話
名人餘音-國父孫中山
名人餘音-蔣中正
名人餘音-蔣宋美齡
名人餘音─嚴家淦
名人餘音─蔣經國
名人餘音-李登輝
名人餘音-謝東閔
名人餘音─孫運璿
名人餘音─俞國華
名人餘音─何應欽
名人餘音─林森
名人餘音─谷正綱
名人演講─宋楚瑜
名人演講─邱創煥
名人餘音─蔣緯國
名人餘音─薛毓麒
名人餘音-蔣彥士
名人餘音-高魁元
名人餘音-李元簇
名人餘音-朱匯森
名人餘音-朱撫松
名人餘音-王昇
名人餘音-林洋港
名人餘音-李煥
名人餘音-胡適
名人餘音-陳立夫
名人餘音-張道藩
名人餘音-梁寒操
名人餘音-黎世芬
名人餘音-鄭彥棻
名人餘音-蔡維屏
名人餘音-孫 科
講座與實況
人文關懷
環境生態
社會百態
看見幸福的力量
經典.TV
地球的孩子
文學藝術
音樂
舞蹈
藝術
建築
文學
語文俗諺
悅讀浮世繪
愛荷華作家劇場
國家圖書館.特藏多寶格
民國一百.讀享『經』彩
開卷好書獎.得獎作家BV
臺灣101春夏閱讀趣-詠春.閱讀詩之美
臺灣101春夏閱讀趣-好好享一夏.臺灣文學與電影
百年千書經典必讀
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
冬季閱讀-「冬天來了,春天不遠」:閱讀西方
春天,跟著詩去旅行
愛悅讀
明代風華:明代名賢尺牘講座
百代存風雅-唐宋八大家
2014春天讀詩節-詩情畫意讀臺灣
啟蒙者的身影—世紀之交的六大人物
閱讀經典.培養英文閱讀力
抒情與寫意:古典戲曲裡的愛戀與盟約
從神話傳奇到人間現實-斟品西洋文學
感動的時刻:最美好的讀詩體驗
葉嘉瑩教授唐宋詞賞析
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
格物窮理:中國古代經典中的科學與醫學
閱讀西方:藝術與文學的饗宴
上窮碧落下黃泉-想像力如何在詩中馳騁
君臨天下 ─ 歷代帝王的雄才大略
旅行方程式:經典遊記的想像與建構
掌握先機:解讀管理新思維
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
紅裙之外
采采詩經
神機妙算:術數、堪輿與傳統信仰
眾生喧譁
輕舟已過萬重山
詠歎.樂未央
細說江湖
與自然同行
桃李春風一杯酒
舌尖上的繆思
爭鳴千秋
西洋文學中的大時代
觀物自得
宮闈音聲
筆尖上的花花世界
情為何物
青出於藍
線上導讀:2021荷家觀賞兒童影展
游於藝
愛情的模樣
舞雩歸詠春風香
追憶似水年華
唯物論紅樓——《紅樓夢》
西方女作家的多重宇宙
寰宇世界
臺灣史地
中國史地
世界史地
民俗慶典
文化研究
健康人生
醫學病理
保健人生
心理諮商
財經管理
商業財經
企業管理
財經人物
公益影片
公益短片
圖書館服務
國家圖書館館史
古籍數位資源創意教育推廣計畫
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成果推廣課程計畫
新時代圖書館的空間規劃與設計
Foreign Scholars Workshop
博碩士論文
活動論講
活動紀錄
專題演講
學術論壇
科普講座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會議
圖書館與國家競爭力--2010論壇
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
讀享.讀饗-駐訪愛荷華之臺灣中文小說家文學講座
『書』服看電影 快樂一夏!
民國一百.讀享『經』彩
臺灣漢學新世紀-漢學研究中心三十周年學術論壇
寰宇漢學講座
臺灣歐盟論壇
知識全球化與圖書館發展新典範國際研討會
RDA工作坊
臺灣漢學講座
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
流.留南島 踏浪世界-東南亞與大洋洲南島研究學術會議
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
第二屆玄覽論壇
全球視野下的漢學新藍海國際研討會
臺北.永遠向前
第四屆玄覽論壇
臺灣獎助金
國家記憶與檔案管理
公務行政
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
操控媒體
道教與地方宗教
2020王雲五國際自學力論壇
第七屆玄覽論壇
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學術論壇
與世界級館長線上相遇
世界臺灣研究與漢學研究
電視新聞
>>
華視新聞雜誌
共
1405
筆
【華視新聞雜誌】自民國70.1.20.播出以來,至今已超過1700集。舉凡台灣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兩岸關係等,任何重大的新聞事態,華視新聞雜誌皆能確實掌握脈動,透過第一手的畫面、最深入精要的專題報導,引領議題及風潮。
本節目不但是台灣電視史上播出最久的新聞性節目,同時也寫下國內電視新聞性節目獲獎最多的紀錄。曾在一年內連獲「社會光明面」、「曾虛白新聞獎」兩項電視大獎,可以說是台灣近30年來的一部新聞影像史實紀錄。未來不但在電視節目中具有不可搖撼的地位,更將成為近代史的忠實紀錄者。
本節目授權使用範圍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內公開傳輸與公開播送。
授權相關請洽節目部。影音內容僅提供線上瀏覽,禁止翻拍、下載存檔或複製檔案
顯示筆數:
20筆
40筆
60筆
節目名稱
出版/播出日期
播放範圍
簡介
揮別茫亂 新年盼什麼
2009/12/28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再過幾天,二○○九年就要劃下句點,回顧這一年,台灣歷經了金融風暴帶來的高失業率,還有氣候變遷下,莫拉克颱風引發的八八水災,天災人禍不斷,所以有人說二○○九是茫與亂的一年,這一年大家為了生活、為了糊口,忙翻了天,財富薪資縮水,街頭屢屢傳出搶奪、搶劫重大刑案,自殺率攀升。 而最近經過五萬八千人票選,選出期盼的「盼」這個字,代表最多民眾的心情,新的一年,您的盼望是什麼?是一份好工作?中樂透發大財?還是平凡結婚生子呢?
新年盼望 財神景氣旺
2009/12/28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二○○九年對大部分的民眾來說,的確是很辛苦的一年,許多人都盼望新的一年景氣能夠復甦,財神能夠眷顧,談到財神,在民間信仰上,其實是一個晚來後到的神明,古代中國農業社會,填飽肚子都不太容易,很少有人敢奢望發財,所以財神地位並不突出,甚至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許多神靈兼差管理。現代人搶著霸佔金山銀山,財神才被分出來專司其職,目前國內的景氣還在復甦當中,新的一年,該怎麼伺候財神老爺,帶您去一探究竟。
新年盼望 結婚生子夢
2009/12/28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二○○九年您還有甚麼夢想沒有達成呢?很多人的願望,是找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真命天女,趕快成家,邁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已經成家的,則希望生個小寶貝,讓愛能夠延續。 但是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我國的結婚人口,十年來每年都在下降,出生率更是低到全世界第一,難道台灣人都抱單身主義,或想過頂客族兩人生活嗎?其實不管是聯誼活動、網站交友現在都夯到不行,還有人到廟裡求神,就是希望趕快結婚、生小孩,讓人生更圓滿。
都市更新 誰是贏家
2009/12/21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台北市寸土寸金,精華區大面積土地更是一地難求,為了蓋新屋,都市更新帶來的改建商機超火熱,但是動輒上百億的都市更新案,往往只是看得到卻吃不到,因為不只原住戶想要舊屋翻新屋、為房產增值,建商更是覬覦這塊大餅、搶翻天,當然也包括了想要獲取暴利的投資客和黑道。 所以往往一個都更案,一談就是十年以上,甚至常常可以看到住戶因為不願配合搬遷改建,成了建商眼中的釘子戶,最後動用暴力、殺人也就時有所聞。當然都更也有成功的案例,住戶、建商共創雙贏,究竟都市更新潛藏了什麼利益?又有什麼問題?
都市邊緣 剝皮寮重生
2009/12/21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剝皮寮這個位於都市邊緣的古老地名,您或許有點陌生,在台北市地圖上一個幾乎找不到的地方,剝皮寮反映出的卻是艋舺兩百年的歷史。 艋舺從清朝開埠以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萬華,可是當年繁華的剝皮寮卻一直躲在都市的角落,老街甚至一度面臨拆除的命運,最近這條老街擦拭歲月的塵封,重新露臉了,一起重新認識剝皮寮式微的常民文化。
勇於出走 打工渡假夯
2009/12/21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出國打工渡假是不少年輕人想要嘗試的旅行方式,不過其實不用出國,在台灣也可以利用打工換取住宿,有好幾家民宿主人最近釋出短期打工的機會,工作內容相當有趣,包括體驗真實版開心農場、下田鋤草種菜,還有幫狗狗洗澡或為民宿繪畫創作,利用這些不同方式的打工,就可以換取免費住宿。 怎麼會這麼好康呢?原來這些民宿主人,他們自己都有打工渡假的夢想和經驗,也希望鼓勵更多人勇於出走,也在旅行中得到更多收穫。
江陳四會 抗議中登場
2009/12/21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第四次江陳會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台中登場,民進黨號召支持者發動萬人上街,向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嗆聲,警方為了維護陳雲林等談判代表的人身安全,同樣出動上萬警力維持秩序,大家都擔心去年江陳台北會談,暴力流血衝突會在台中重演,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接受華視新聞專訪,呼籲民進黨要理性抗爭,不要讓台灣民主蒙羞,同時她也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柔性喊話,任何時間地點,只要蔡英文想溝通兩岸政策、她隨傳隨到,希望在野黨能支持制度性協商,為兩岸共創雙贏。
真實人生 不能沒有你
2009/12/14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電影「不能沒有你?再創國片之光,在本屆金馬獎一口氣抱回四項大獎,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以及年度傑出電影等四項大獎,可以說是「海角七號」之後,再次以小成本創造國片的大奇蹟。 這部電影,改編自六年前的真實社會案件,一個失業的單親爸爸,為了爭取女兒的撫養權,抱著女兒要從天橋往下跳,抗議社會不公,六年後,電影「不能沒有你」引起廣大共鳴,許多看過電影的人都會問,當年天橋上的父女,當時才五歲的小女孩現在好嗎?不能沒有你,帶您關心六年後天橋上的父女。
美容毀容 整形問題多
2009/12/14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有很多人不想繼續過現在的生活,不喜歡現在的自己,甚至想要換一張臉,整型在台灣越來越普遍,但整壞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美容變成毀容,產生一大堆問題糾紛,因為大家都想搶美容這塊大餅,坊間一半以上的整形美容診所,都不是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開的,愛美的民眾被誇大的宣傳廣告和低價的促銷手法給誤導,忘了其中潛藏的風險。動刀前,該如何選擇比較安全的整形手術?萬一發生糾紛,又該如何自保呢?
鵡林鸚雄 訓練大公開
2009/12/14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很多人愛養鸚鵡,因為鸚鵡真的很聰明,根據研究,鸚鵡的智商相當於五歲到七歲的小朋友,很多爸媽可能會說,鸚鵡比小孩還要聽話,不但會認主人,學人說話,還會表演特技,在彰化有位鸚鵡達人,養了上百隻昂貴的鸚鵡,這些鸚鵡每天都飛出去玩,天黑了、玩累了還會自己認路飛回家,簡直就像小孩子一樣。
毛蟹浩劫 步步危機
2009/12/14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很多四、五年級生,小時候一定在溪裡頭抓過螃蟹,但想想看,您有多久沒有看到螃蟹的影子了因為人為的破壞和濫捕,毛蟹甚至在台灣南部河川都已經絕跡,清華大學的教授曾晴賢調查發現,新竹頭前溪過去到處爬滿螃蟹,現在數量已經不到十年前的千分之一,如果再不進行保育,毛蟹恐怕即將在台灣消失蹤影。
買屋指南 辨識凶宅
2009/12/07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行政院主辦的「十大民怨」票選結果出爐,民怨第一名就是「都會區房價過高」,許多人買不起房子,但如果努力一輩子,買到的卻是曾經發生過命案的凶宅,那該怎麼辦? 在傳統民俗裡有許多忌諱,買房子的人害怕觸霉頭、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台灣每年這類型的房子流入房市買賣的就超過三千件以上,屋主或房仲業者為了順利脫手,不是低價求售就是刻意隱瞞、掩蓋凶宅的事實,導致事後爭執不斷,告上法院求償的大有人在,究竟凶宅要怎麼認定?在傳統風水裡住凶宅又會怎麼樣?消費者又該如何避免買到凶宅?
火線勇氣 魔鬼訓練班
2009/12/07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在日本曾經有家企業決定在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應徵面試員工,希望藉此找到有勇氣、能接受挑戰的成員,而在台灣也有不少企業花大錢把員工或是幹部送去「地獄訓練班」接受震撼教育,訓練過程學員必須在街頭吶喊、走天堂路,還必須要跑三千公尺,甚至不管男女都要用手劈破木板,雖然嚴格,卻希望藉此磨練他們的心智和體力。 還有一種美式風格的教育訓練最近幾年也引進台灣,從老闆到基層員工,大家一起坐下來學習熱情澎湃的非洲鼓,藉由整齊劃一的鼓聲,來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聞香賞菊 百花爭豔
2009/12/07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士林官邸菊花展」邁入第八年,展出上百種品種,總共五萬五千盆菊花爭奇鬥豔,其中有二十二種大菊品種首度曝光,顏色、花型都相當特別,還有光是一棵就可以開出五百朵以上的「大立菊」更令人嘖嘖稱奇,這樣的菊花是怎麼種出來的?來看看有將近三十年種植經驗的菊花達人「葉錦昭」怎麼辦到的?
轉折人生 白米炸彈客
2009/11/30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六年前曾經震驚台灣社會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經過六年的時間過去,楊儒門也早已經不再是當年激進的小夥子。出身彰化的楊儒門,一家好幾代都是務農,他看到阿公這些辛苦的小農民受盡剝削,為了喚醒呼政府的重視,楊儒門從二○○三到二○○四年,在台北、新竹,連續放置十七次爆裂物,而且地點都在人潮眾多的火車站,甚至立法院附近,造成當時社會非常高度恐慌。不過因為他本意善良,也沒有造成重大傷害,在服刑九百三十八天之後,楊儒門獲得特赦,他也因此重獲新生。 出獄兩年多來,楊儒門經歷人生最重要的轉折,他幫農民推廣市集,還在八里的土地種田種菜,當起農夫,結了婚還當了爸爸,有個寶貝的小女兒楊農,對於過去,楊儒門說不後悔,他的人生從現在才正要開始。
不是父母 子女免奉養
2009/11/30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台灣人的傳統觀念,「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子女一定要盡孝道」,但這些傳統觀念,真的是絕對不變的準則嗎?我們的民法和刑法都明文規定,直系血親之間有扶養的義務,如果不盡義務,可以依照「遺棄罪」法辦。看起來天經地義,也合乎常理,和道德標準的法條,卻是受虐兒無法掙脫的枷鎖。 不是的父母,沒有盡到養育的責任,孩子長大了,卻要盡撫養的義務,這樣公平嗎?更糟糕的,爸媽虐待甚至性侵害自己的孩子,年紀大了,又回來要求孩子要盡孝道。 今年三十歲的馮寶,小時候被媽媽帶去賣淫,後來被社會局救了出來,在安置所長大,但媽媽現在抓著刑法法條,要告馮寶遺棄。如果告成了,這個當年的受虐兒,可能要面對最高七年半的有期徒刑。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天下真的沒有不是的父母嗎?不合時宜的法條,是不是到了該修改的時候了,值得大家好好想一想。
開心農夫 科技草莓園
2009/11/30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國內的景氣雖然慢慢復甦,但很多人都被金融風暴打到現在都還站不起來。特別是原本被視為新貴的電子業,但更多人,勇敢找到出路。桃園一位曾經在知名科技公司上班的工程師,去年選擇離開熟悉又高薪的工作,因為自己喜歡吃草莓,乾脆轉行當起草莓農,他用科技人的思維和管理,幫草莓打造一個電腦溫控的生長環境,甚至還研發出連夏天也可以吃的到草莓。
追追追 車禍冤魂多
2009/11/23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台灣車禍死亡率世界第一,每年都有超過三千人死於車禍,車禍在台灣早已不是新聞,但是每件車禍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生命雖然沒有辦法挽回,但是事故責任的鑑定與釐清,卻是車禍受難者家屬的另一個痛。 在台灣,家屬往往因為一份錯誤的鑑定報告權益受損,官司甚至一打就是好幾年還無法討回公道,基隆就有一位陳媽媽,因為不甘心撞死兒子的肇事司機,兩度獲得不起訴處分,於是她和先生辭掉工作、自力救濟、蒐證,花了三年的時間,終於說服檢察官起訴凶手。 類似的個案在台灣就有三千件以上,但是最後又有多少個案能夠像陳媽媽這樣,花這麼長的時間,獲得檢察官的翻案?政府在哪裡?公權力又在哪裡?為什麼已經是車禍受難者家屬,還要承受這種二度傷害?今天我們就深入幾個受害家庭,來看看台灣的車禍鑑定出了什麼問題?
毒毒毒 還能吃什麼
2009/11/23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這一陣子國內的食品安全真的讓人很擔憂,從戴奧辛鴨子、鉻米、毒菜、毒茶葉到毒鹽,好像吃什麼都不安全,政府單位像環保署、衛生署忙查緝、追源頭,但是已經好幾個禮拜過去了,問題還沒解決。 民眾看新聞看得霧煞煞,有民眾乾脆自救,有人只買生機飲食,希望降低風險,還有人在陽台、屋頂種菜,更有人租農地、種菜、養鴨、養魚全都自己來,為了吃得安全,當個業餘的農夫,成了一股新的趨勢。
山地部落 慢活之旅
2009/11/23
中華電視公司授權國家...
CLOSE
歷經八八風災的摧殘,屏東觀光產業受到重創,其實在交通陸續搶通的情況下,還是有不少地方可以來趟慢活之旅,像在屏東三地門,遊客在這裡可以自己DIY製作琉璃珠,還可以品嚐道地的排灣族美食,而到來義鄉還可以遇到可愛的頭目家族,協助災區重建,遊客可以用行動來支持部落重建的發展。
目前在
1/71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跳轉至:
用Firefox 52 ESR瀏覽本網站
全國大專院校愛國歌曲合唱選集:第一集
段九餘書畫展
`吸毒擁槍自重國家級跆拳教練 斷送大好前程`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館地址:
10001
臺北市中山南路
20
號..最佳瀏覽解析度為
1024x768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