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站導覽
|
相關網站
|
連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行動版
|
English
|
進階查詢
熱門點播
最新上架
Live節目表
使用說明
常見問答
全部
電視新聞
戲曲節目
廣播節目
戲劇節目
人物傳記
記錄片
留聲迴音
人文關懷
文學藝術
寰宇世界
健康人生
財經管理
公益影片
活動論講
全部
電視新聞
台視新聞
大愛新聞
華視新聞雜誌
國圖國際媒體報導
戲曲節目
歌仔戲
客家戲曲
京劇
其他地方戲曲
北管曲牌
愛國歌曲
南管
廣播節目
人物專訪
名人演講
兩岸論壇
國語廣播劇
歷史人物廣播劇(國語)
歷史人物廣播劇(閩南語)
小說選播(國語)
國家圖書館 空中博覽會
國圖不遠 近在眼前
戲劇節目
中外電影
電視劇集
傳統戲劇
人物傳記
作家身影
藝壇大師
政界風雲
財經人物
科學巨擘
其他人物
大愛人物誌
歷史人物
記錄片
臺灣原住民
王璞先生之作家錄影傳記
大愛全紀錄
環境生態
王璞先生拍攝藝文活動紀錄片
客家在後山-韓筆鋒導演作品系列
臺灣客家-彭啟原導演系列作品
實況─外賓訪華紀實
實況─反共義士講話
實況─黨政會議
匠人魂
記錄片
留聲迴音
名人訪談與講話
名人餘音-國父孫中山
名人餘音-蔣中正
名人餘音-蔣宋美齡
名人餘音─嚴家淦
名人餘音─蔣經國
名人餘音-李登輝
名人餘音-謝東閔
名人餘音─孫運璿
名人餘音─俞國華
名人餘音─何應欽
名人餘音─林森
名人餘音─谷正綱
名人演講─宋楚瑜
名人演講─邱創煥
名人餘音─蔣緯國
名人餘音─薛毓麒
名人餘音-蔣彥士
名人餘音-高魁元
名人餘音-李元簇
名人餘音-朱匯森
名人餘音-朱撫松
名人餘音-王昇
名人餘音-林洋港
名人餘音-李煥
名人餘音-胡適
名人餘音-陳立夫
名人餘音-張道藩
名人餘音-梁寒操
名人餘音-黎世芬
名人餘音-鄭彥棻
名人餘音-蔡維屏
名人餘音-孫 科
講座與實況
人文關懷
環境生態
社會百態
看見幸福的力量
經典.TV
地球的孩子
文學藝術
音樂
舞蹈
藝術
建築
文學
語文俗諺
悅讀浮世繪
愛荷華作家劇場
國家圖書館.特藏多寶格
民國一百.讀享『經』彩
開卷好書獎.得獎作家BV
臺灣101春夏閱讀趣-詠春.閱讀詩之美
臺灣101春夏閱讀趣-好好享一夏.臺灣文學與電影
百年千書經典必讀
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
冬季閱讀-「冬天來了,春天不遠」:閱讀西方
春天,跟著詩去旅行
愛悅讀
明代風華:明代名賢尺牘講座
百代存風雅-唐宋八大家
2014春天讀詩節-詩情畫意讀臺灣
啟蒙者的身影—世紀之交的六大人物
閱讀經典.培養英文閱讀力
抒情與寫意:古典戲曲裡的愛戀與盟約
從神話傳奇到人間現實-斟品西洋文學
感動的時刻:最美好的讀詩體驗
葉嘉瑩教授唐宋詞賞析
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
格物窮理:中國古代經典中的科學與醫學
閱讀西方:藝術與文學的饗宴
上窮碧落下黃泉-想像力如何在詩中馳騁
君臨天下 ─ 歷代帝王的雄才大略
旅行方程式:經典遊記的想像與建構
掌握先機:解讀管理新思維
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
紅裙之外
采采詩經
神機妙算:術數、堪輿與傳統信仰
眾生喧譁
輕舟已過萬重山
詠歎.樂未央
細說江湖
與自然同行
桃李春風一杯酒
舌尖上的繆思
爭鳴千秋
西洋文學中的大時代
觀物自得
宮闈音聲
筆尖上的花花世界
情為何物
青出於藍
線上導讀:2021荷家觀賞兒童影展
游於藝
愛情的模樣
舞雩歸詠春風香
追憶似水年華
唯物論紅樓——《紅樓夢》
西方女作家的多重宇宙
寰宇世界
臺灣史地
中國史地
世界史地
民俗慶典
文化研究
健康人生
醫學病理
保健人生
心理諮商
財經管理
商業財經
企業管理
財經人物
公益影片
公益短片
圖書館服務
國家圖書館館史
古籍數位資源創意教育推廣計畫
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成果推廣課程計畫
新時代圖書館的空間規劃與設計
Foreign Scholars Workshop
博碩士論文
活動論講
活動紀錄
專題演講
學術論壇
科普講座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會議
圖書館與國家競爭力--2010論壇
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
讀享.讀饗-駐訪愛荷華之臺灣中文小說家文學講座
『書』服看電影 快樂一夏!
民國一百.讀享『經』彩
臺灣漢學新世紀-漢學研究中心三十周年學術論壇
寰宇漢學講座
臺灣歐盟論壇
知識全球化與圖書館發展新典範國際研討會
RDA工作坊
臺灣漢學講座
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
流.留南島 踏浪世界-東南亞與大洋洲南島研究學術會議
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
第二屆玄覽論壇
全球視野下的漢學新藍海國際研討會
臺北.永遠向前
第四屆玄覽論壇
臺灣獎助金
國家記憶與檔案管理
公務行政
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
操控媒體
道教與地方宗教
2020王雲五國際自學力論壇
第七屆玄覽論壇
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學術論壇
與世界級館長線上相遇
世界臺灣研究與漢學研究
文學藝術
>>
音樂
共
79
筆
顯示筆數:
20筆
40筆
60筆
節目名稱
出版/播出日期
播放範圍
簡介
因為我愛上了您—名音樂家李中和教授逝世週年大師創作文獻特展暨追思音樂會
2010/12/03
網際網路公開傳輸
CLOSE
為紀念名音樂家李中和教授逝世週年,國家圖書館於民國99年12月3日至100年1月9日,於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舉辦「因為我愛上了您-名音樂家李中和教授逝世週年大師創作文獻特展」,展出李教授平生的創作文獻,並於12月3日晚上7時30分於國家圖書館文教區演講廳舉行「追思音樂會」。 追思音樂會由李教授夫人蕭滬音教授擔任指揮,演出曲目包括李中和教授與夫人蕭滬音教授鶼鰈情深之代表樂曲〈星月交輝〉及〈因為我愛上了你〉兩首。透過音樂會一首首樂曲的演出,呈現大師創作信念與音樂才華,讓世人能再度感受李教授一生對音樂的熱情及追求完美表現而不懈怠的精神。 李中和教授,享壽93歲,素有「軍中音樂之父」與「音樂建築師」美譽,畢生創作不歇逾七十年,所作歌曲超過二千首,種類涵蓋愛國歌曲、藝術歌曲、佛教音樂、軍樂及歌劇等,影響遍及海內外。一首首樂曲,呈現大師秉持「音樂乃流動的建築,建築乃凝固的音樂」之創作信念與音樂才華,並留給世人如春天般溫暖恆綿久久的音樂資產。 教授生前念茲在茲之事,即是將其珍貴作曲手稿、出版品、音樂CD及曲譜等著作捐贈國家圖書館永久典藏,家屬為圓滿遺願,經過一年的整理,完成首批成果7百餘件,國家圖書館會將這批音樂創作昇華成文化資產善加珍藏,以方便廣大音樂愛好者與讀者研究使用。
世紀音樂賞析
[民90?]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本片藉由音樂表演者輕鬆講解音樂歷史的演變及當代樂器的特色下,從中古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舊藝術」的經文歌,到19、20世紀的爵士、拉丁音樂,它們產生的時空背景雖然遙遠,但樂曲中所流露的自然純真,卻是聽者心靈可以感受到的。不同地區與時空背景所產生的樂風,自有它不同的味道與內涵。同樣地,樂器本身也隨之改變。我們可以看到古早的樂器構造或許簡單,可能一根竹子或銅管就可以發出美妙的樂聲,再經過世代的改良而呈現現代風貌,但不變的是它帶給人們一份喜悅的心與舒發鬱悶的情懷。
大禾埕
2000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節目中分為三個小單元。第一單元是介紹從北到南的客家小鎮風情,第二單元「大聲唱」有系統介紹客家現代歌手與音樂文化工作者,第三單元中我們得自苗栗收藏家彭雙松父子大力協助,為我們挑出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老客家唱片歌手、樂手,逐一在訪談與長期田野中找出許多塵封的老故事。
薪傳--臺灣民間樂器篇
民89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薪傳─台灣民間樂器篇」以樂器為出發,留證台灣瀕臨失傳的優秀技師與藝人,並落實台灣本土的傳統音樂文化。每集以一種樂器為主,從而了解本土音樂與樂器技藝的薪傳與內涵。 本節目曾獲得民國八十三年「第五屆金帶獎文化藝術類優等獎」。
世界音樂鑑賞
[民89]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精選世界著名音樂,從秀麗的景色中詮釋曲中意境,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欣賞名曲之美,進行一系列世界音樂與映像之旅。
公視53街
2002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公共電視在北中南三地舉辦七場戶外學生熱門樂團接力演唱,並製作成電視節目「公視53街Band當道」播出。免費秀你最狂妄的熱門音樂、虐待聽眾的耳朵、污染觀眾的視覺,再也沒比上「公視53街Band當道」更好的機會啦!
公視53街--音樂廣場
[民87]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這是一個公眾近用的節目。所謂公眾近用就是不管你是張三李四、陳五王二麻子都可以上的節目;在第一季的「音樂廣場」中,廣邀全國各大專院校音樂科系及高中音樂班的同學來此大顯身手一番,但是每個學校只有一次機會。公視提供優秀的製作班底,同學們的表演更是令人讚賞。
桐花盛開
2003
本片承行政院客家委員...
CLOSE
此專輯為2003桐花祭音樂專輯,桐花盛開為[金曲美聲天后]許景淳為桐花祭活動所創作之主題曲。 這音樂來自桐花林也再次獻給桐花林,願他年年茂盛年年美麗,我們在歌曲中齊心誠摯的邀請所有的朋友,不論從臺灣的任何地方來或是從世界各個角落來,讓我們在五月的白花雪中相遇並愛上美麗客家風情.... 每年四、五月間,北部山丘染滿片片白雪,春風搖曳,飄茖桐花一地,「來去看山花唷!」幾乎是許多北部客家人的共同記憶。
也是藝術 (三)
2007.08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藝術的定義十分廣泛,類型也相對多樣化,除了繪畫、雕塑之外,運用各種視覺或聽覺為媒介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藝術!這套節目裡,收錄並介紹世界有名的創作團體或個人的精采作品,或音樂、影像、攝影、設計等類型;或具體;或抽象;或概念。或聽或看,五花八門,意想不到的創作題材,令人嘖嘖稱奇,在狂想的世界中,發揮藝術本質。拋開一般傳統印象的藝術作品之外,看看另類藝術的風格創作,聽聽創作者的理念與想法,或許下一位新藝術創作者,就是您! 1.CARL VINE...澳洲現代音樂作曲家 MERLYN QUAIFE...女聲樂演唱家 GORDON KERRY...音樂創作大師 PETER KNIGHT QUINTET...彼得‧奈特五重奏 ANDREE PUTMAN...室內設計師 2.YVONNE KENNY...澳洲女高音聲樂家 MIKE NOCK...世界級鋼琴家 BENAUD TRIO...貝納德三重奏-澳洲室內樂比賽冠軍 ALIGON WEDDING & SAM KEEVERS...鋼琴伴奏演唱 BRUCE OLDFIELD...時尚設計大師 3.CANNON & STUART FAVILLA...澳洲即興音樂創作者 JON ROSE...小提琴家 ELEFTHERIA ARVANITAKI...希臘籍的國際女歌手 JAME OCHIOR & SAM KAAVARE...音樂演奏 SIMON BERRY...著名酒商行銷總監 4.PAUL CAPSIS...歌唱表演者 JAMES MORRISON & JOE CHINDAMO...澳洲爵士教父 DANIEL GASSIN TRIO...丹尼爾‧賈辛三重奏 JENNY GAME-LOPATA QUINTET...五重奏樂團表演 5.PAUL LEWIS...世界鋼琴演奏名家 DAVID CHESWORTH...澳洲音樂創作人 LEIGH BARKER QUINTET...利‧巴克五重奏 RAE HOWELL...蕾‧霍爾 鋼琴演奏 KONRAD BERNHEIMER...德國藝品買賣商
帕華洛帝 (CD)
1995.01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盧奇亞諾‧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1935.10.12-2007.9.6)生於意大利蒙迪納(Modena)。他的首次歌劇登台是在1961年擔綱普契尼《波希米亞人》的男主角魯道夫。1972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主唱日後令他功成名就的大作—董尼才悌的《聯隊之花》,唱出了九個高音C,令觀眾沉醉,從此被譽為「高音C之王」。1990年,他為世界盃足球賽演唱普契尼《杜蘭朵公主》中的《公主徹夜未眠》,更令帕華洛帝登上頂峰。終年71歲。 帕華洛帝保有兩項金氏世界紀錄:多達165次的謝幕紀錄,以及最暢銷的古典樂專輯,帕華洛帝吸引所有世代與各種音樂背景的樂迷,無人能出其右,他讓古典音樂少了嚴肅,並對演藝事業樂在其中。 在歌劇世界裡,帕華洛帝總是最傑出者,是絕佳的中流砥柱,是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我們深感遺憾再度見到一位巨星辭世,帕華洛帝的告別不僅是歌劇界的損失,世人更失去一副天籟,著實令人無限感傷。
帕華洛帝 (DVD)
1995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2007年9月8日,來自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樂迷、政要以及藝文界知名人士群集在義大利北部小鎮蒙迪納,為著是瞻仰這位將歌劇平民化的聲樂巨擘的最後一面。追思彌撒在當地天主堂舉行,儀式結束後,帕華洛帝隨即被安葬在故里蒙迪納的墓園。巨星的殞落,不但讓全球藝文界及民眾不勝唏噓,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其中一位,也將永遠的缺席了。 本專輯除收錄了帕華洛帝膾炙人口的十片精選CD外,還加入最珍貴也最值得收藏的兩片DVD-巴塞隆納演唱會DVD及記錄帕華洛帝傳奇故事的DVD。 巴塞隆納演唱會DVD光碟製作於1989年。是全盛時期的帕華洛帝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歌劇院(The Grand Teatre Del Liceu in Barcelona)舉行的個人演唱會的實況錄影。面對著滿堂熱情的樂迷,『高音C歌王』展現出超人的歌唱實力與明星魅力,頻頻揮舞著他不離手的白絲帕向觀眾示意。擔任鋼琴伴奏的是帕華洛帝的同鄉,也是帕華洛帝長期合作拍檔,對聲樂與鋼琴伴奏有厚實素養的里昂尼‧馬齊拉(Leone Magiera)。在這場演唱會中,帕華洛帝包括安可曲一共演唱了23首最拿手的歌劇咏歎調與藝術歌曲。 巴塞隆納演唱會演唱曲目: 01. 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情人之間愛的呼吸』 02. 羅西尼:誓言 03. 羅西尼:舞蹈 04. 貝里尼:悲菲莉絲,吾愛! 05. 貝里尼:憂傷,甜蜜的女神 06. 貝里尼:幸運的玫瑰 07. 貝里尼:美麗的尼斯 08. 貝里尼:請隨興的去吧 09. 威爾第:歌劇『倫巴底人』「風之歌 畢歇爾凱魯比尼」 10. 馬斯奈:歌劇『維特』「為何喚醒我」 11. 雷斯畢基:雪 12. 雷斯畢基:雨 13. 雷斯畢基:濃霧 14. 弗洛托:歌劇『瑪塔』「彷如一夢」 15. 馬斯康尼:小夜曲 16. 席貝拉:吉洛梅塔 17. 丹札:優雅小巧的雙眼 18. 普契尼:歌劇『托斯卡』「微妙的和諧」 19. 陶斯第:「花瓣般的芳唇」 20. 陶斯第:馬雷恰雷海 21. 普契尼:歌劇「馬儂雷斯考」『小姐我從未見過妳』 22. 卡普瓦:喔,我的太陽 23. 董尼才悌:歌劇『愛情靈藥』「一滴美妙的情淚」
光啟社小小廣播劇V.1
1964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光啟社小小廣播劇V.2
1964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劉天華二胡獨奏集
1968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清秀跳舞音樂集V.6
1968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三潭印月
1966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觀音讚美歌
1963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何日君再來
1963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元宵美景
1963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愛你在心口難開
1963
限國家圖書館網域公開...
CLOSE
目前在
1/4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跳轉至:
用Firefox 52 ESR瀏覽本網站
全國大專院校愛國歌曲合唱選集:第一集
段九餘書畫展
`吸毒擁槍自重國家級跆拳教練 斷送大好前程`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館地址:
10001
臺北市中山南路
20
號..最佳瀏覽解析度為
1024x768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