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站導覽
|
相關網站
|
連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行動版
|
English
|
進階查詢
熱門點播
最新上架
Live節目表
使用說明
常見問答
全部
電視新聞
戲曲節目
廣播節目
戲劇節目
人物傳記
記錄片
留聲迴音
人文關懷
文學藝術
寰宇世界
健康人生
財經管理
公益影片
活動論講
全部
電視新聞
台視新聞
大愛新聞
華視新聞雜誌
國圖國際媒體報導
戲曲節目
歌仔戲
客家戲曲
京劇
其他地方戲曲
北管曲牌
愛國歌曲
南管
廣播節目
人物專訪
名人演講
兩岸論壇
國語廣播劇
歷史人物廣播劇(國語)
歷史人物廣播劇(閩南語)
小說選播(國語)
國家圖書館 空中博覽會
國圖不遠 近在眼前
戲劇節目
中外電影
電視劇集
傳統戲劇
人物傳記
作家身影
藝壇大師
政界風雲
財經人物
科學巨擘
其他人物
大愛人物誌
歷史人物
記錄片
臺灣原住民
王璞先生之作家錄影傳記
大愛全紀錄
環境生態
王璞先生拍攝藝文活動紀錄片
客家在後山-韓筆鋒導演作品系列
臺灣客家-彭啟原導演系列作品
實況─外賓訪華紀實
實況─反共義士講話
實況─黨政會議
匠人魂
留聲迴音
名人訪談與講話
名人餘音-國父孫中山
名人餘音-蔣中正
名人餘音-蔣宋美齡
名人餘音─嚴家淦
名人餘音─蔣經國
名人餘音-李登輝
名人餘音-謝東閔
名人餘音─孫運璿
名人餘音─俞國華
名人餘音─何應欽
名人餘音─林森
名人餘音─谷正綱
名人演講─宋楚瑜
名人演講─邱創煥
名人餘音─蔣緯國
名人餘音─薛毓麒
名人餘音-蔣彥士
名人餘音-高魁元
名人餘音-李元簇
名人餘音-朱匯森
名人餘音-朱撫松
名人餘音-王昇
名人餘音-林洋港
名人餘音-李煥
名人餘音-胡適
名人餘音-陳立夫
名人餘音-張道藩
名人餘音-梁寒操
名人餘音-黎世芬
名人餘音-鄭彥棻
名人餘音-蔡維屏
名人餘音-孫 科
講座與實況
人文關懷
環境生態
社會百態
看見幸福的力量
經典.TV
地球的孩子
文學藝術
音樂
舞蹈
藝術
建築
文學
語文俗諺
悅讀浮世繪
愛荷華作家劇場
國家圖書館.特藏多寶格
民國一百.讀享『經』彩
開卷好書獎.得獎作家BV
臺灣101春夏閱讀趣-詠春.閱讀詩之美
臺灣101春夏閱讀趣-好好享一夏.臺灣文學與電影
百年千書經典必讀
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
冬季閱讀-「冬天來了,春天不遠」:閱讀西方
春天,跟著詩去旅行
愛悅讀
明代風華:明代名賢尺牘講座
百代存風雅-唐宋八大家
2014春天讀詩節-詩情畫意讀臺灣
啟蒙者的身影—世紀之交的六大人物
閱讀經典.培養英文閱讀力
抒情與寫意:古典戲曲裡的愛戀與盟約
從神話傳奇到人間現實-斟品西洋文學
感動的時刻:最美好的讀詩體驗
葉嘉瑩教授唐宋詞賞析
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
格物窮理:中國古代經典中的科學與醫學
閱讀西方:藝術與文學的饗宴
上窮碧落下黃泉-想像力如何在詩中馳騁
君臨天下 ─ 歷代帝王的雄才大略
旅行方程式:經典遊記的想像與建構
掌握先機:解讀管理新思維
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
紅裙之外
采采詩經
神機妙算:術數、堪輿與傳統信仰
眾生喧譁
輕舟已過萬重山
詠歎.樂未央
細說江湖
與自然同行
桃李春風一杯酒
舌尖上的繆思
爭鳴千秋
西洋文學中的大時代
觀物自得
宮闈音聲
筆尖上的花花世界
情為何物
青出於藍
線上導讀:2021荷家觀賞兒童影展
游於藝
愛情的模樣
舞雩歸詠春風香
寰宇世界
臺灣史地
中國史地
世界史地
民俗慶典
文化研究
健康人生
醫學病理
保健人生
心理諮商
財經管理
商業財經
企業管理
財經人物
公益影片
公益短片
圖書館服務
國家圖書館館史
古籍數位資源創意教育推廣計畫
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成果推廣課程計畫
新時代圖書館的空間規劃與設計
Foreign Scholars Workshop
博碩士論文
活動論講
活動紀錄
專題演講
學術論壇
科普講座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會議
圖書館與國家競爭力--2010論壇
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
讀享.讀饗-駐訪愛荷華之臺灣中文小說家文學講座
『書』服看電影 快樂一夏!
民國一百.讀享『經』彩
臺灣漢學新世紀-漢學研究中心三十周年學術論壇
寰宇漢學講座
臺灣歐盟論壇
知識全球化與圖書館發展新典範國際研討會
RDA工作坊
臺灣漢學講座
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
流.留南島 踏浪世界-東南亞與大洋洲南島研究學術會議
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
第二屆玄覽論壇
全球視野下的漢學新藍海國際研討會
臺北.永遠向前
第四屆玄覽論壇
臺灣獎助金
國家記憶與檔案管理
公務行政
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
操控媒體
道教與地方宗教
2020王雲五國際自學力論壇
第七屆玄覽論壇
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學術論壇
與世界級館長線上相遇
公益影片
>>
國家圖書館館史
共
26
筆
國家圖書館原稱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22年籌設於南京,建館期間,因連年戰亂,輾轉播遷,自南京而重慶,再由南京來臺北,流離道途,倍遭艱辛。43年始在南海路復館,75年新館落成,遷到現址服務,85年改稱國家圖書館,到現在已有八十年歷史。
回顧本館八十年來的發展,大致可分為:籌備創館、抗戰西遷及復員、遷臺復館、文化建設、網路及自動化應用五個時期。雖然各個時期的時代背景、圖書館經營的重點不同,但是始終肩負「徵集、整理及典藏全國圖書資訊,保存文化、弘揚學術,研究、推動及輔導全國各類圖書館發展」的重責大任,以建設現代化國家圖書館為目標,充實典藏,開拓館務,由提供一般讀者服務,兼及服務出版界、圖書館界;由提供紙本服務,擴及電子資料庫、網路的資訊服務。
顯示筆數:
20筆
40筆
60筆
節目名稱
出版/播出日期
播放範圍
簡介
小鎮大圖
2018/09/28
網際網路
CLOSE
在南部民眾、全國圖書館界、出版界及建築界的殷切期盼下,「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暨國家聯合典藏中心委託設計暨監造技術服務」競圖結果於8月30日出爐,「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獲得全數委員的青睞,未來將以「小鎮大圖」的理念,並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可感城市實驗室主持人,同時在義大利合夥主持國際設計和創新工作室的Carlo Ratti合作,打造國圖首座分館及國家聯合典藏中心。 在「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理念,包括將建立臺灣首座循環圖書館,保留基地90%的樹,與現有資源整合,以現有阿勃勒大道與小鎮相接,並建置太陽能天棚,期許在新營建立鑽石級建築圖書館。建築師團隊也期許將過往圖書館的「大盒子」翻轉為許多的「小盒子」,以基地南北為軸線,讓民眾穿越經過時即可感知學習,成為生活的博物館,沿著生活大街、可經過戶外小書屋、圖書博物館、典藏中心、書咖啡、小鎮戲院(演講廳)等。在與曾被Fast Company評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設計師」的Carlo Ratti合作上,將邀請他發揮創意專業,讓圖書館讀者在利用圖書館時可有更多的感知體驗。 曾淑賢館長表示,此次國圖聘請國內外建築及圖書資訊各領域之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競圖評選委員會,委員除關心國家圖書館本身的實際需要外,也關心此建築及景觀是否注意在地民眾需求、防洪防震及節能減碳等設計,期能在民國110年順利啟用,為南臺灣創造新的城市地標建築設計,使南部分館成為國際標竿圖書館。 2018.10.3更新
國家圖書館簡介2018(觸碰的溫暖:6分鐘中文版)
2018/05/03
網際網路
CLOSE
國家圖書館是我國出版品的法定送存機關,負有完整保存國家圖書文獻的歷史使命,並代表我國政府與海外圖書館、資訊中心及學術研究機構等單位,定期進行出版品書刊交換,以拓展國際文教關係。是圖書館中的圖書館,提供寬廣、多元的知識服務與傳佈。 ★策略 1.提出全國圖書館發展政策及發展計畫,帶領全國圖書館事業的進步。與各類型圖書館、圖書資訊系所及專業學會合作,研擬全國圖書館發展政策,以每六年為一階段,提出願景、策略及實施方案,透過政府立法及經費編列,逐步落實。 2.推動全國閱讀運動,與出版社、書店、媒體、學校、政府機構、民間團體合作,辦理各縣市閱讀力及民眾閱讀興趣和習慣調查、以及推動朗讀節、讀書節、經典日等閱讀活動,提升社會閱讀風氣及學生閱讀力。閱讀生活讓閱讀進入每個民眾的生活。 3.加強國家圖書館與世界各國圖書館的合作關係、協助國外圖書館進行中文資料之採購和編目,以推廣中文資料之利用,並推動國內各類型圖書館與國外圖書館進行圖書交換及合作交流。 4.建立專業服務標準及指南,作為各類型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指引及努力目標,以提升各層級各類型圖書館的服務水準。 5.建立數位出版及取用平台,推展數位化知識服務;並建置數位圖書館服務空間,讓民眾體驗數位閱讀生活及未來圖書館服務。 6.強化組織效能、提升服務品質、建立優良組織文化、追求服務創新、精進人員專業、型塑組織形象,打造卓越知識團隊,重建國家圖書館的專業領導地位,並形塑國家圖書館創新、進步形象。 7.建構完整的圖書館服務體系,與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中小學校圖書館形成策略夥伴,成為健全綿密的服務網絡,共同推動閱讀及提供專業化圖書館服務。 8.建立全國圖書資源採購及處理中心,協助國內圖書館徵集、採購、處理東南亞國家圖書資料及製作視障讀者所需點字、有聲和數位資料,提供各圖書館在視障讀者、弱勢讀者及多元文化服務上所需之各種資源,以解決語文人才及專業人力不足,所造成的城鄉服務落差情形。 9.充實各種媒體館藏,並以本土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為目標,提供各個專業領域研究發展及文創所需資料、資訊及知識,提升國家競爭力。 10.加強國際間漢學推廣、合作與研究,成為華文世界重要的典藏、研究及供應中心。 11.加強對政府各部門的知識服務,以個人化、客製化的服務模式,提供各部會決策所需參考資料,以提高決策品質。 12.推動國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科技專門圖書館及藝術圖書館的設置,使我國圖書館事業能分齡分眾關照各個族群及各種需求,並提升圖書館服務的專業性。 13.推動閱讀社區及閱讀校園認證(社區圖書館數量、館藏數量、閱讀人口、借書、購書情形、書店、學校圖書館、家中藏書)、優質圖書館認證。 14.推動雲端電子書庫及數位體驗空間的建立。 2018.5.3更新
Introduction of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2018 (10 mins version)
2018/05/03
網際網路
CLOSE
Fourteen Strategies 1.Propose a development plan and related strategies to bring about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libraries across Taiw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ill be co-generated with various types of librar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epartments,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 six-year period will be set for each development stage with its corresponding visions, strategies, projects. These will be implemented via government laws and appropriated budgetary funds. 2.Launch a national reading program, with help from publishers, bookstores, the media, schools, and private groups. Reading competence and public reading interests and habit surveys will be conducted in all counties and cities. Other reading activities will include Oral Reading Day, Reading Day, and Classics Day to improve reading habits of society at large and students’ reading competency. In this way reading will be able to permeate the lives of all people. 3.Improv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CL and other world libraries. Assistance will be provided to foreign libraries in procuring and cataloging Chinese materials as a way to widen their use. In addition, different types of libraries in Taiwan will be encouraged to enter into book exchanges and cooperative projects with foreign libraries. 4.Establish professional service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as guidance and goals for various types of librari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service of libraries across the board. 5.Establish digital publication and access platform to extend digitalized knowledge services. Also, space for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will be created to allow the public to experience e-reading and future library services. 6.Increas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have a vibra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ervice innovation, professionalism, an improved organizational image, and outstanding knowledge teams. These will allow NCL to give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and establish its image as one of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7.Construct a complete library service system and work together with university, public and secondary school libraries. This close-knit service network will enable libraries to promote reading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 8.Establish a national book resource procurement and processing center to assist local libraries with acquisition, procurement, and processing of books and materials from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of Braille works, audio and digital materials for visuallyimpaired readers. These will provide the resources for visually-impaired readers and disadvantaged readers need, as well as that for multicultural service. This will alleviat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acilities caused by a shortage of multi-lingual and professionally trained staff. 9.Enrich the holdings of various media types, focusing on loc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providing information, data, and knowledge needed by professional fields in research and creative endeavors, and thus raising our nation’s competitive edge. 10.Increa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Studies, cooperation and research so that the CC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collections, research, and supply center for the Chinese world. 11.Advance knowledge services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provide these departments with referenc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higher quality policy decisions via a personalized and customized service model. 12.Make an effort to build more children and youth libraries, technology libraries, and art libraries by the government to allow national librar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and interest, as well as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library services. 13.Institute reading certifcations for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number of community libraries, amount of holdings, reading population, lending and acquisition conditions, bookstores, school libraries, home libraries) and outstanding libraries. 14.Promote the creation of cloud e-book databases and digital experience spaces. 2018.5.3
國家圖書館簡介2018(觸碰的溫暖:10分鐘中文版)
2018/05/03
網際網路
CLOSE
國家圖書館是我國出版品的法定送存機關,負有完整保存國家圖書文獻的歷史使命,並代表我國政府與海外圖書館、資訊中心及學術研究機構等單位,定期進行出版品書刊交換,以拓展國際文教關係。是圖書館中的圖書館,提供寬廣、多元的知識服務與傳佈。 ★策略 1.提出全國圖書館發展政策及發展計畫,帶領全國圖書館事業的進步。與各類型圖書館、圖書資訊系所及專業學會合作,研擬全國圖書館發展政策,以每六年為一階段,提出願景、策略及實施方案,透過政府立法及經費編列,逐步落實。 2.推動全國閱讀運動,與出版社、書店、媒體、學校、政府機構、民間團體合作,辦理各縣市閱讀力及民眾閱讀興趣和習慣調查、以及推動朗讀節、讀書節、經典日等閱讀活動,提升社會閱讀風氣及學生閱讀力。閱讀生活讓閱讀進入每個民眾的生活。 3.加強國家圖書館與世界各國圖書館的合作關係、協助國外圖書館進行中文資料之採購和編目,以推廣中文資料之利用,並推動國內各類型圖書館與國外圖書館進行圖書交換及合作交流。 4.建立專業服務標準及指南,作為各類型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指引及努力目標,以提升各層級各類型圖書館的服務水準。 5.建立數位出版及取用平台,推展數位化知識服務;並建置數位圖書館服務空間,讓民眾體驗數位閱讀生活及未來圖書館服務。 6.強化組織效能、提升服務品質、建立優良組織文化、追求服務創新、精進人員專業、型塑組織形象,打造卓越知識團隊,重建國家圖書館的專業領導地位,並形塑國家圖書館創新、進步形象。 7.建構完整的圖書館服務體系,與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中小學校圖書館形成策略夥伴,成為健全綿密的服務網絡,共同推動閱讀及提供專業化圖書館服務。 8.建立全國圖書資源採購及處理中心,協助國內圖書館徵集、採購、處理東南亞國家圖書資料及製作視障讀者所需點字、有聲和數位資料,提供各圖書館在視障讀者、弱勢讀者及多元文化服務上所需之各種資源,以解決語文人才及專業人力不足,所造成的城鄉服務落差情形。 9.充實各種媒體館藏,並以本土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為目標,提供各個專業領域研究發展及文創所需資料、資訊及知識,提升國家競爭力。 10.加強國際間漢學推廣、合作與研究,成為華文世界重要的典藏、研究及供應中心。 11.加強對政府各部門的知識服務,以個人化、客製化的服務模式,提供各部會決策所需參考資料,以提高決策品質。 12.推動國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科技專門圖書館及藝術圖書館的設置,使我國圖書館事業能分齡分眾關照各個族群及各種需求,並提升圖書館服務的專業性。 13.推動閱讀社區及閱讀校園認證(社區圖書館數量、館藏數量、閱讀人口、借書、購書情形、書店、學校圖書館、家中藏書)、優質圖書館認證。 14.推動雲端電子書庫及數位體驗空間的建立。 2018.5.3更新
國家圖書館簡介2018英文版 (6 mins version)
2018/05/03
網際網路
CLOSE
中文版: 國家圖書館是我國出版品的法定送存機關,負有完整保存國家圖書文獻的歷史使命,並代表我國政府與海外圖書館、資訊中心及學術研究機構等單位,定期進行出版品書刊交換,以拓展國際文教關係。是圖書館中的圖書館,提供寬廣、多元的知識服務與傳佈。 ★策略 1.提出全國圖書館發展政策及發展計畫,帶領全國圖書館事業的進步。與各類型圖書館、圖書資訊系所及專業學會合作,研擬全國圖書館發展政策,以每六年為一階段,提出願景、策略及實施方案,透過政府立法及經費編列,逐步落實。 2.推動全國閱讀運動,與出版社、書店、媒體、學校、政府機構、民間團體合作,辦理各縣市閱讀力及民眾閱讀興趣和習慣調查、以及推動朗讀節、讀書節、經典日等閱讀活動,提升社會閱讀風氣及學生閱讀力。閱讀生活讓閱讀進入每個民眾的生活。 3.加強國家圖書館與世界各國圖書館的合作關係、協助國外圖書館進行中文資料之採購和編目,以推廣中文資料之利用,並推動國內各類型圖書館與國外圖書館進行圖書交換及合作交流。 4.建立專業服務標準及指南,作為各類型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指引及努力目標,以提升各層級各類型圖書館的服務水準。 5.建立數位出版及取用平台,推展數位化知識服務;並建置數位圖書館服務空間,讓民眾體驗數位閱讀生活及未來圖書館服務。 6.強化組織效能、提升服務品質、建立優良組織文化、追求服務創新、精進人員專業、型塑組織形象,打造卓越知識團隊,重建國家圖書館的專業領導地位,並形塑國家圖書館創新、進步形象。 7.建構完整的圖書館服務體系,與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中小學校圖書館形成策略夥伴,成為健全綿密的服務網絡,共同推動閱讀及提供專業化圖書館服務。 8.建立全國圖書資源採購及處理中心,協助國內圖書館徵集、採購、處理東南亞國家圖書資料及製作視障讀者所需點字、有聲和數位資料,提供各圖書館在視障讀者、弱勢讀者及多元文化服務上所需之各種資源,以解決語文人才及專業人力不足,所造成的城鄉服務落差情形。 9.充實各種媒體館藏,並以本土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為目標,提供各個專業領域研究發展及文創所需資料、資訊及知識,提升國家競爭力。 10.加強國際間漢學推廣、合作與研究,成為華文世界重要的典藏、研究及供應中心。 11.加強對政府各部門的知識服務,以個人化、客製化的服務模式,提供各部會決策所需參考資料,以提高決策品質。 12.推動國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科技專門圖書館及藝術圖書館的設置,使我國圖書館事業能分齡分眾關照各個族群及各種需求,並提升圖書館服務的專業性。 13.推動閱讀社區及閱讀校園認證(社區圖書館數量、館藏數量、閱讀人口、借書、購書情形、書店、學校圖書館、家中藏書)、優質圖書館認證。 14.推動雲端電子書庫及數位體驗空間的建立。 英文版: Fourteen Strategies 1.Propose a development plan and related strategies to bring about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libraries across Taiw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ill be co-generated with various types of librar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epartments,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 six-year period will be set for each development stage with its corresponding visions, strategies, projects. These will be implemented via government laws and appropriated budgetary funds. 2.Launch a national reading program, with help from publishers, bookstores, the media, schools, and private groups. Reading competence and public reading interests and habit surveys will be conducted in all counties and cities. Other reading activities will include Oral Reading Day, Reading Day, and Classics Day to improve reading habits of society at large and students’ reading competency. In this way reading will be able to permeate the lives of all people. 3.Improv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CL and other world libraries. Assistance will be provided to foreign libraries in procuring and cataloging Chinese materials as a way to widen their use. In addition, different types of libraries in Taiwan will be encouraged to enter into book exchanges and cooperative projects with foreign libraries. 4.Establish professional service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as guidance and goals for various types of librari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service of libraries across the board. 5.Establish digital publication and access platform to extend digitalized knowledge services. Also, space for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will be created to allow the public to experience e-reading and future library services. 6.Increas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have a vibra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ervice innovation, professionalism, an improved organizational image, and outstanding knowledge teams. These will allow NCL to give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and establish its image as one of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7.Construct a complete library service system and work together with university, public and secondary school libraries. This close-knit service network will enable libraries to promote reading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 8.Establish a national book resource procurement and processing center to assist local libraries with acquisition, procurement, and processing of books and materials from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of Braille works, audio and digital materials for visuallyimpaired readers. These will provide the resources for visually-impaired readers and disadvantaged readers need, as well as that for multicultural service. This will alleviat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acilities caused by a shortage of multi-lingual and professionally trained staff. 9.Enrich the holdings of various media types, focusing on loc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providing information, data, and knowledge needed by professional fields in research and creative endeavors, and thus raising our nation’s competitive edge. 10.Increa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Studies, cooperation and research so that the CC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collections, research, and supply center for the Chinese world. 11.Advance knowledge services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provide these departments with referenc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higher quality policy decisions via a personalized and customized service model. 12.Make an effort to build more children and youth libraries, technology libraries, and art libraries by the government to allow national librar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and interest, as well as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library services. 13.Institute reading certifcations for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number of community libraries, amount of holdings, reading population, lending and acquisition conditions, bookstores, school libraries, home libraries) and outstanding libraries. 14.Promote the creation of cloud e-book databases and digital experience spaces. 2018.5.3
國家圖書館80周年館慶開幕
2013/04/18
網際網路公開傳輸
CLOSE
在春暖花開的四月,世界各國重要代表齊聚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為一位共同的好朋友「國家圖書館」歡慶80歲生日。 在今(18)日揭開序幕的館慶系列活動,邀請到各國國家圖書館館長與國圖歷任館長擔任貴賓,曾淑賢館長除了對遠道而來的貴賓表達誠摯歡迎之意外,也表示:「圖書館在典藏人類知識文化資產的角色上,其價值是永恆不變的;國家圖書館建館八十年來始終肩負著『徵集、整理、典藏全國圖書資訊,保存文化、弘揚學術,研究、推動及輔導全國各類型圖書館發展』的任務和使命,並且扮演知識領航員的角色。近年來國圖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如美國圖書館學會國際創新服務會長獎、太平洋鄰里協會圖書館海報競賽獎首獎、2012年資訊月電子政府類傑出資訊應用暨產品獎、教育部101年社教公益團體獎、教育部101年度政府服務品質獎等多個獎項,期望圖書資訊界、出版界、學術界及社會大眾持續給予國圖愛護、指導和支持,讓我國的圖書館事業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馬英九總統也親臨會場與貴賓們切下代表國圖飛躍80周年的八層大蛋糕,表示祝賀之意,馬總統在致詞當中也提到:國圖在傳承中華文化、促進知識傳播,創新讀者服務、形塑書香社會,在領航專業發展、提升國際形象以及推廣漢學研究、建立學術品牌等四大方面,都有令人非常敬佩及卓越的成效,可說是中華民國文化、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知識寶庫及力量,也期勉國家圖書館能繼續在優良穩固的基礎上,再創另一個輝煌的80年。
國家圖書館 典藏台灣記憶 台視珍貴影片 圖書館看得到
2006/04/22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現在只要進入國家圖書館的網站,可以欣賞四千多張百年前照片的明信片,還可以看到紀錄台灣過去點點滴滴的台視影音新聞及政府文獻和歷史資料,訪民眾二人、國家圖書館閱覽組主任俞小明。
"國家圖書館70週年珍貴資料網路化 總統籲多利用"
2003/04/21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國家圖書館慶祝七十週年,陳水扁總統參加慶祝會,圖書館推出台灣記憶和台灣概覽的資訊服務,將資訊做有系統的匯整,提供民眾上網查詢。訪國家圖書館館長莊芳榮"
中央圖書館資訊網路明天啟用
1994/09/30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中央圖書館資訊網路系統將於明天啟用從此只要坐在家裡運用電腦便可查詢期刊論文索引等央圖館藏目錄等170萬筆資料這將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資料庫
珍藏書回歸中央圖書館
1993/09/30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六十年前抗戰爆發時流落異鄉的五萬多冊珍貴藏書最近歸回中央圖書館館藏編纂黃淵泉(古今圖書集成)
中央圖書館開放地圖館和機密資料室
1991/01/24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增進國人對中東戰情的知識中央圖書館開放地圖館和機密資料室中央圖書館館長楊崇森
資訊圖書館開館
1988/09/16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資訊圖書館開館(未播)
中央圖書館開放參觀
1986/09/29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中央圖書館開放參觀
中央圖書館落成啟用典禮
1986/09/28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中央圖書館落成啟用典禮俞國華院長剪綵
中央圖書館明落成啟用
1986/09/27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中央圖書館明落成啟用
國立中央圖書館新館月底開放
1986/09/04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國立中央圖書館新館月底開放訪館長王振鵠
中央圖書館將搬遷新舊館
1986/03/12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中央圖書館將搬遷新舊館介紹
國立中央圖書館典藏閱覽資料展
1978/07/29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國立中央圖書館典藏閱覽資料展.
中央圖書館記者會
1976/01/27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中央圖書館記者會.(說明圖書的保管和借閱方法)
中央圖書館成立四十週年
1973/04/20
Mpeg2於國家圖書...
CLOSE
中央圖書館成立四十週年
目前在
1/2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跳轉至:
用Firefox 52 ESR瀏覽本網站
全國大專院校愛國歌曲合唱選集:第一集
段九餘書畫展
`吸毒擁槍自重國家級跆拳教練 斷送大好前程`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館地址:
10001
臺北市中山南路
20
號..最佳瀏覽解析度為
1024x768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