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台東客家移民的故事。「開闢鴻荒」石刻,立於南投縣集集鎮,係清光緒年間吳光亮所題。1875年,吳光亮率廣東兵自中路開山通往後山,是客家移墾東部的開端。
日治時期,因東部勞力缺乏,台東製糖會社計畫自西部招募「苦力」七百名到台東,專門從事開墾、築埤及收割甘蔗工作。1920年11月,來自苗栗的一百戶客家人,分兩批自高雄乘船至台東,當時年僅六歲的吳金輝,跟隨家屬移民到後山,是會社移民的見證者。八十多年後,年過九十的吳金輝老先生,才又第一次回到苗栗大湖,展開尋根之旅,追憶移墾後山的艱辛歷程。
首先,由重返苗栗大湖拉開序幕,在昔日鄉親的協助下,終於找到出生地。憶及昔日苦況,不禁老淚縱橫,感慨萬千。接著,追溯當年自大湖經高雄移民到台東的足蹟。在東部拓荒歲月中,這批移民因生計困難,紛紛離散,唯獨吳家堅守家園。其間,吳家曾越過東海岸山脈,到長濱焗腦,並租地耕種。十年後,重回到池上,修築萬朝圳,使荒埔變良田。其後,到六十石山種金針,改善生計。最後,在兒孫滿堂的溫馨氣氛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