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查詢 熱門點播 最新上架 Live節目表 使用說明 常見問答
 
播放 暫停 停止 全螢幕
踏查、旅行與臺灣認識論──閱讀《裨海紀遊》的幾種方法
 
著者:黃美娥主講;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出版/播出日期:2011/11/26
發音:國語
集數:全一集
時間:2小時26分
點播人次:809
推薦人次:0
關鍵字:經典閱讀;郁永河;臺灣風土民情;
授權使用範圍:網際網路公開傳輸
來源:
[2]3.236.241.39
一把突如其來的無名大火,在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的冬夜裡驀地竄出,燒出了兩個意外,一是焚燬了當時清廷位在福建省福州的重要火藥庫,導致50餘萬斤的硫磺原料付之一炬;另一個意外,則因緣奇妙地揭開了臺灣原本蒙昧不清的歷史面紗,讓臺灣得以舒展眉目,昂首闊步於中國的地理版圖,顯露她的萬般丰姿。
清康熙年間,鬱鬱不得志的杭州秀才——郁永河,游幕於福州府同知王仲千,擔任「師爺」。郁氏生性好動,喜歡探奇攬勝,得知官府有意派員到臺灣淡水開採硫磺礦,便主動請纓來臺。1697年3月17日郁氏率領從役若干,搭船渡海抵達臺南,爾後一路北上,展開了為期七個月的陸路踏查之旅。訪幽探險之餘,善於屬文的郁永河,更以豐富靈活的文筆,藉由日記的方式,忠實細膩地描繪出三百多年前臺灣西部的面貌、臺灣原住民的生活情況,集結為《裨海紀遊》一書,成為研究臺灣早期風土民情的必讀寶典之一。
《裨海紀遊》一書同時也是本館「民國一百.讀享『經』彩」古籍經典推廣閱讀中的「壓卷之作」。為此,本館特別邀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黃美娥教授擔任主講。黃教授精研臺灣古典文學,允為此學名家。一開場,黃教授即以《裨海紀遊》一書的典律化為引導入,詳細剖析該書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甚至作者的書寫心境,其背後所隱蘊的政治意涵,黃教授都仔細地為大家逐一拆卸、闡釋。無需文本,現場來賓便能藉由演講輕鬆跨越時光隧道,飽覽三百年前臺灣的風土民情與山川風物。紮實的講說內容、配以豐富的圖片、文字等參考資料,讓現場200位來賓收穫滿滿,也讓黃教授在「經經樂道——經典導讀講座」的壓軸場獲得如雷的掌聲。
 
集數節目名稱播放預覽
全一集踏查、旅行與臺灣認識論──閱讀《裨海紀遊》的幾種方法播放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館地址:100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