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講座第七場於今日(4月30日)登場,邀請陳義芝教授主講,以及本館翁誌聰副館長擔任主持人。陳義芝老師自1972年開始寫作。曾參與創辦《後浪詩刊》、《詩人季刊》;擔任《聯合報》副刊主任,並於輔仁大學、清華大學、臺灣大學等校兼任教職。2007年起應聘臺灣師大國文學系專任,現為臺師大兼任教授,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詩集有英、日、韓譯本,論者稱許老師的詩作:堂廡闊大,視野遼遠,為當代焦點詩人。
在今天的講座當中,陳義芝老師從現代詩的素養談起,接下來說明現代詩的多樣表現,包括詩是感覺的智慧、詩觀照生死、詩描繪居所、詩抒發情愛、詩是生命的雕像、詩的完成:色彩的感覺,聲音的感受,並列舉了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詩作,例如楊牧、余光中、陳黎、陳育虹、瘂弦等人的作品,仔細對讀者們說明詩人的構思。最後,老師以「詩來自不安,來自懸擺」作為結尾,老師認為詩思在懸擺的兩端,乃是詩的表現方式。
2022.5.5更新